设备的格栅间
其主要由进水井、过水渠组成。主要设备包括格栅除污机、栅渣压实机、栅渣输送机及吊运设备。根据格栅底与地面高差、格栅的安装位置,格栅间分为地面式和半地下式。因为地面式格栅间可将栅渣压实机、栅渣输送机安装在地面上,运行和维护方便,减少工程投资和降低施工难度,所以在满足格栅除污机机械强度、刚度及除污能力的条件下,应**考虑采用。
格栅迎水面设检修平台
通常的设计在格栅的背水面设有清除栅渣的工作台。实际运行中发现,迎水面无检修平台给格栅除污机的维修带来很大的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格栅间迎水面增加检修平台,平台宜高出正常水位0.5 m,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过水渠增设排风设施
格栅间过水渠道是有毒有害气体产生和聚集的主要场所,较易发生中毒事故。为消除事故隐患,在格栅间内应增设机械排风系统,取风口设在过水渠道内。在检修前先打开排风机,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屋顶设天窗降低格栅间高度
格栅间内安装起吊设备,用于栅渣起吊外运和格栅起吊检修。由于格栅较高,所需起吊高度较大,增加了格栅间的高度,土建造**。设计时考虑厂房高度可仅满足栅渣外运的要求,对于格栅检修,可在屋顶设置天窗,天窗的尺寸满足格栅长、宽要求,适当地降低格栅间高度。
进水渠格栅预留槽与格栅尺寸相吻合
目前国内一些厂家生产的格栅尺寸小于进水渠的格栅预留尺寸,污水中的部分栅渣会从缝隙之间绕过,影响了除渣效果。设计时将二者间隙控制在2cm以内,保证除渣效果。
减少栅渣压实设备
根据国内的污水水质,栅条间隙>25 mm粗格栅清除的栅渣,多数为塑料薄膜等大块杂质,不经压实可收集外运,在格栅间内不需要安装栅渣压实机,但应在栅渣收集箱周围做排水坑和冲洗设施。
备用格栅的选用
格栅间设置格栅不宜少于2台。如果格栅底与地面高差小于2.5 m,应选人工清除格栅备用;格栅底与地面高差较大时,人工清除栅渣非常困难,备用格栅也应选用机械格栅。格栅之间应保持1.0~1.5 m的净距,保证格栅除污机安装和维修。
细格栅推荐采用阶梯式格栅
阶梯式格栅除污机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格栅除污设备,其运作特点是没有耙斗,使用成排的阶梯式栅条,靠隔排栅条固定,隔排栅条可移动,运行时栅条向上旋转,将截留的栅渣输送至上一个阶梯,一级一级到达**部的卸料口。阶梯式格栅是一种自清式棒式细格栅,具有去除污物效率高、耐磨损、体积小、结构灵巧和可提升出水面维修等优点。常见的其他类型细格栅清污机安装就位后,地面以上部分一般有2 m高度,而阶梯式细格栅只需约0.6 m,所需净空较低,可降低厂房高度。
施工的环境保护
1、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1)施工扬尘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间运输的泥土通常堆放在施工现场,直到施工结束,长达数月。堆土裸露,以致车辆过往,漫天尘土,扬尘使得附近的建筑物、植物等蒙上厚厚的尘土,严重影响市容和景观。阴雨天由于雨水的冲刷及车辆的碾压,使施工现场泥泞不堪。
2)生活垃圾的影响
工程施工时,施工区内的大量的劳动力的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将会严重影响施工区的环境卫生,尤其在夏天,轻则蚊蝇孳生,重则臭气熏天,导致疾病。
3)废弃物的影响
施工期间将产生许多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在运输、处置过程中都能对环境产生影响。废弃物处置无规划,乱丢乱放,将影响土地利用,河流流畅,影响环境卫生。废弃物的运输需要大量车辆,必将影响该地区的交通。
4)施工噪音的影响
施工期间的噪音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施工桩基处理,特别是夜间,施工噪音将产生严重的扰民问题,影响附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
2、施工中对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
1)施工扬尘的防治措施
施工场地内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减少产尘量。
施工场地设立围挡,用以阻挡施工扬尘。
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在大风日加大洒水量及洒水次数。
灰渣、水泥等建筑材料在运输时应采用密闭式槽车通过封闭系统运送到水泥临时仓库中。
所有来往于施工场地的多尘物料均应用帆布覆盖。
避免起尘原材料的露天堆放。
尽量采用商品(湿)水泥和水泥预制件,少用干水泥。
混凝土搅拌站应设于工棚内。
2)噪音的控制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首先,制订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除此之外,高噪声设备施工时间尽量安排在日间,减少夜间施工量。
合理布局施工现场
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
降低设备声级
设备选型上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如以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振捣器采用高频振捣器等。
固定机械设备与挖土、运土机械,如挖土机、推土机等,可以通过排气管消音设备和隔离发动机振动部件的方法降低噪声。
由于机械设备会由于松动部件的振动或消声器的损坏而增加其工作时声级,因此对动力机械设备应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
闲置不用的设备应立即关闭,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应减速、慢行,并减少鸣笛。
降低人为噪音
按规定操作机械设备,在挡板、支架拆卸过程中,应遵守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音。
尽量少用哨子、钟、笛等指挥作业,而代以现代化设备。
建立临时声障
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在棚内操作的尽量进入操作间,不能入棚的,可适当建立单面声障。
3)施工现场废弃物处理
项目单位应于当地**,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废弃物;同时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不随意乱丢废弃物,倡导文明施工。
制定废弃物处置与运输计划
工程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制定废弃物处置计划,教育驾驶员按规定路线运输。
3、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1、厂内产生异味较大和噪音的工段,如污水进水泵房、沉砂池、鼓风机房、污泥浓缩脱水机房等在总体布置上均尽量远离厂前区或用绿化带进行分隔。进水泵房、曝气沉砂池、脱水机房设脱臭装置一套。
2、厂区绿化利用道路两侧的空地、构(建)筑物周围和其他空地见缝插针进行。沿厂区围墙内侧种植宽带绿叶乔木,加强厂内平面和垂直绿化,形成隔离带,减少噪音和异味对环境的影响。在不扩大用地的情况下尽量增加绿化面积。
3、进水泵房、鼓风机房、MBR设备间等噪声源的控制参照“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除选用低噪音设备外,鼓风机房进出风管设置消声器等有效的隔声消音措施,同时在泵房、鼓风机房和MBR设备间布置上将机器间与值班室隔开,使操作人员在低噪音的值班室内工作。
4、污水处理厂内均采用分流制排水,雨水有组织排放,zui终进入厂外**雨水管道系统。厂、站内部产生的生产、生活污水均进入返回系统,经生化处理后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污水处理厂建成以后,树立了地区的新形象,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水平,改善了投资环境,增强了招商力度,促进了*三产业的发展,所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也是十分巨大的。
处理工艺设施
● 格栅井(砼)
格栅井设置于调节池内污水源头进水一端,设计考虑节约用地和投资。
格栅井内设置人工格栅,通过人工格栅拦截去除生活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固体、纸屑,保护水泵及后续管路系统不被堵塞。格栅井尺寸为1200×700×1500mm。并在格栅井上设置盖板,防冻。
● 调节池
在整个处理系统中设置了污水调节池。通过调节池设置,能充分平衡水质、水量,使污水能比较均匀进入后续处理单元,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减少处理单元的设计规模。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和水质波动带来的影响。在调节池内设置空气搅拌装置,防止发生沉淀现象,同时可以起到水质均衡的作用。设置液位自动控制装置,水泵将根据液位自动开启。
调节池设计水力停留时间8小时,有效容积84m3,采用钢结构。池内设二台50WQ/C249-1.1/2型潜水排污泵,一用一备。
● 缺氧池
由于污水中的**成分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好,因此设计采用生物膜法。
因为生活污水中**氮含量高,在进行生物降解时会以氨氮的形式出现,所以排入水中的氨氮的指标会升高,而氨氮也是一个污染控制指标,因此在接触氧化池前加缺氧池,缺氧池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带入的硝酸盐和进水中的**物碳源进行反硝化,使进水中NO2-、NO3-还原成N2达到脱氮作用,在去除**物的同时降解氨氮值。
● 接触氧化池
污水经缺氧池处理后,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从而进入接触氧化阶段,即进入好氧处理。
接触氧化池是一种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泥的生物处理装置,通过提供氧源,污水中的**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质得到净化。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接触氧化时间较长为宜,即6小时,内部设高比表面积弹性填料,填充率为70%,比表面积近600m2/m3,在设计面积负荷时也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能确保较好的处理效率。因此设计负荷应选择比较低的值:0.83kg/m3·日。填料使用寿命在8年。气水比也同时考虑较高的值:15:1,曝气形式:微气孔曝气,曝气头考虑采用目前国际水处理较先进的胶膜曝气头。该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永远不会出现堵塞现象,具有曝气气孔小,氧的利用率高等优点,与传统曝气形式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接触氧化是一种以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工艺。经过充分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经填料,生满生物膜的填料表面经过与充氧的污水充分接触,使水中**物得到吸附和降解,从而使污水得到进化。
本设计采用先进的立体弹性填料,不仅比表面积大,且水流特性优越。
由于大量微生物被固定在填料层表面,形成高浓度的污泥床,俗称生物膜,它具有较强的耐负荷冲击。
此种结构由于没有或较少量地产生悬浮性的活性污泥,因而不会产生污泥膨胀,这也是此法的一大特点。
此阶段产关键在于填料层的生物培养与落床,只要运行初期将此项工作做好,运行期间基本不用过问其它问题。
● 沉淀池
污水经过接触氧化后,夹带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的活性污泥及新陈代谢的生物膜,以及不能进行生物降解的少量固形物,进入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使水得到澄清排出。沉淀池采用竖流式,总停留时间2.0小时,沉淀的污泥全部回流至污泥池作进一步消化减少剩余污泥。出水槽设计成可调液位的齿形集水槽,增加沉淀效果。
● 消毒池
按有效消毒停留时间为40分钟以上。在本单元大肠杆菌和其它细菌得到zui有效的杀灭,此时出水细菌个数<100个/L。本单元设置溢流排放口。
● 污泥池
沉淀生物滤池的污泥定时排入污泥池,进行厌氧消化/同时采用间隙好氧混合的方法,通过消化可以减少剩余污泥量约70%以上。污泥池上清液夹带活化污泥回流至缺氧内,剩余污泥定期清理(一般一年清除2次)。调节池、缺氧、好氧、二沉池等产气均由ABS管排入高空落水管,以免造成二次污染。